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對菊花的懸念 陶淵明 最愛的九月之花 

「菊花的懸念」

相信一般港人都對菊花都有懸念,覺得這是拜拜才會用得上的花。其實在中國古典文學及文化中,菊花有着重要的地位,與梅、蘭、竹合稱為四君子。根據五代時南唐的文人張翊所撰寫的《花經》中,仿照官秩等級分為九品久命,「菊」位居一品九命的至高位置。 

我國詩人陶淵明更是愛菊如命,從他寫出一首有一首關於菊花的詩,就可略知一二。

而在日本菊花,更是國花 ,看看他們的護照就知道。有着勤勞,勇敢,智慧的象徵。

菊花有著多達三千個品種。我們會用來拜拜的其實只係其中一種。 我相信只要你打開心窗,在尋花探柳中,你會發現不同品種的菊花為你所帶來的驚艷!

曾經,我一位dear顧客找我為她的大日子做花球。她的要求是一個特別的色系組合;為了要達到目的,當下季節要用到染藍牡丹菊才能做到其色系效果。my dear 也是非常開懷現代的少婦,最後出來的效果,佢同佢嘅朋友都非常滿意。

所以呢~ 😌

花是值得用上一輩子的時間去體會,這就是花道。

#九月之花 

#Chrysanthemum 

#嘩花池

#waafaacii 

#けねん

#菊 

#努力 

#陶淵明 

#flowergram 

#flowerinstallations 

#flowerstalking 

#一生懸命

#japaneseflower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學習金繼金繕,領悟日本人的侘寂之美

作為一名中華花藝師,學習金繼(也稱為金繕)這門修復破損陶瓷的工藝確實能為您帶來許多好處。首先, 您將能自行修復日常使用的花器, 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。不僅能節省購買新花器的金錢,也絕不輕易將它送去堆區。

 

其次, 金繼/金繕注重在修復中保留陶瓷本身的原貌和美感。欣賞事物朴素自然的美。通過學習這種工藝,您的美學視野將會更加開闊,對於「小即是多」,減法變加法,能有更深入的理解。

學習金繼或金繕這門技藝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,但具體掌握的時間會因人而異。對於初學者來說,要能熟練掌握這個技藝通常需要6個月到1年的時間。對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,掌握的時間可能會相對較短一些,大概需要3到6個月。但要真正成為這方面的高手,需要持續數年的不懈努力,這也是所謂的匠人之心。

 

此外,這項技術需要高度的耐性和專注。這種修養有助於培養您的靜心能力,與插花藝術中所追求的侘寂精神不謀而合。這種精神修養也將有助於您在花道上更上一層樓,邁向成為卓越花道家的道路。

 

累即更多經驗之後,復後的陶器時開始會帶有自己的獨特風格。這有助於在插花時展現個人特色,讓您的作品更富個性。修復破損的陶瓷,賦予它們新生,這種過程所帶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,無疑會激勵您在花藝道上不斷精進,也能豐富您對美的理解,培養個人修養,促進您在花藝道上的發展。

 

疫情後我第一趟旅行是中國景德鎮,然後就是高雄,在那修練花藝之餘,我還上了一個為期6個星期的金繕修復工藝班。差不多每次都超時下課,在20小時的課堂上,我除了修補我還沒用過就被我打破的杯子外,還有越級挑戰去修復了我老師一件珍貴的花器,那是在地震時打破的,一直都捨不得掉。我好高興能夠成功給它一個重生的機會。可是在我這次的金繕修復旅程上,我對漆過敏了,雙臂都長了癢癢紅腫的水泡,真是痛不欲生呢。不過,這不何嘗是修練的一種嗎?我以苦笑去克服,但當我看到成品時,那個成功感真的是妙不可言。

為大家分享一些精華照片,一起感受一下金繼所帶來的魅力。

金繼修復

混漆真金粉

漆過敏
漆過敏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學習花藝 提升對美學認識之旅:將花藝帶入生活

學習花藝需要時間去累積,香港都市人生活忙碌,如能像古人一樣,懂得將生活四藝融合家中,定必能提升身心質素。古時生活四藝有;茶,花,香,畫。同時亦稱為閑情四事。其中插花與花器的各種組合,承載著美好,自生韻味,花與花瓶成為尋常人家增添生活雅趣的室內裝飾品。

而最近香港零售的花店越開越多,已不單只限於在花墟,花材價錢門檻降低了,自然吸引到更多人願意買花帶回家。但要插好一盤花除了要懂得基本技巧,護養護心得也必須要由經歷累積出心得來。花材產地,品種及選色,再以其新鮮度,保水度,養花水質,溫度與空氣流通性,都能左右開花的情度及壽命。

玫瑰,菊花,百合,康乃馨,繡球花基乎就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花材,但是市場上提供的品種及選色都隨著不同的時節而有所不同,正所謂「不時不食」,花藝創作都一樣。簡單的投瓶花,亦即是廣東話的「花樽」,就是每位愛花之人必備的花器。要將花佈置得宜,隨了色彩的配置外,花材的質感,大小,疏密 ,都是進行花藝創作前都需要考慮的,進階的更要留意插花時的落足點及花面,我們稱之為「花相」,人有面相,花亦言,因為每一枝花都有它獨特的向陽性。

如果能夠抽時間出來上上插花班,找經驗導師用為你的作品修正,絕對是一生受用。單純購買鮮花而缺乏對花藝知識,無法將漂亮的花大放異彩,實在可惜。清代詩人李方膺的其中一首有名的梅花詩寫道 「寫梅未必合時宜, 莫怪花前落墨遲。 觸目橫斜千萬朵, 賞心只有兩三枝。」能懂得活用花品性格,我會說:「那怕只有兩三枝」呢!身為中華花藝講師,我的體會是,「一入花藝深似海,道出哲理重拾愛。」。

學習花藝是提升對美感認知能力其中一項最便捷的途徑,而且作品往往也能反映出創作者的態度,只要大家都項意「花時間」,每一位都能成為家中的花藝大師。

嘩花池花藝工作室是一個提供彈性習花修練所,同時出售各中日式花器的尋寶店! 更多詳情請打開以下連結。
https://waafaacii.com/courses

 

日本放青松
日本放青松 (Florist – Teacher  Chu)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探索中華花藝的藝術人生

中華花藝

中華花藝與其深厚文化底蘊

最近又去了台灣上課,去年留了兩個月,這次只能留兩個星期。由於行程緊密,基本上每天都與花為伴,絕對要將自己清空,抽乾,像一塊壓縮海綿,才可以吸收推到極致。已經來到池坊花道高研課程了,高兀體,高踞體都是對一直認識的將主花置於最低處有別。高踞體主花高度為五,有如人君椅坐堂上時頭的比例為身高五分之一,俗稱五頭身。 高兀體主花高度為七,有如人君站立時頭為全身比例七分之一,俗稱七頭身。很有趣吧!

中式花藝講求自然和諧,追求靈動飄逸的美感。從挑選恰當的花材到巧妙地組,合與點綴,中式插花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深厚的文化素養和嫻熟的手藝。蘊藏於其間的傳統智慧和精湛技藝,是這門藝術得以代代相傳的關鍵。無論是色彩搭配、線條穿插,還是構圖布局,每一處細節都昭示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。只有真正沉浸於此,才能領會中式插花的韻味無窮。

池坊與草月流:日式花道的教學與證書課程

中華花藝花道課程跟日式花道課程如池坊,小源流,草月流,古流同樣設有系統的證書課程, 讓學習者循序漸進地掌握這門藝術。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愛好者,學員跟隨書本有系統地學習,初級至中級無需考試,只需要完成所有課堂便可申請證書。已完成高級課程可以進入第一輪考試。考核合格方可進入升讀研究班課程,如想考取講師資格,必須完成研一及研二課程,筆試及插花試通過後便可獲取講師資格。這個過程最少需要五年時間。

但是插花的課題是無窮無盡的,每一次與花的相遇都會帶來新的衝激與挑戰,得到的也是你與花兒獨一無異的一期一會。 進入高級研究班將會太來很多全新的衝擊。

推廣與教育:香港中華花藝文化的傳承

近年來,香港積極推動中華文化傳承, 而中國四藝之一的中式插花作為中國四大古典藝術之一,受到越來越多關注。從古典詩詞、書畫作品之中可見愛花之心深植於我們華夏民族的文化DNA中。我們都應珍惜這份悠久的文化瑰寶,共同努力,讓熱愛花的人們與這份藝術之美相遇。像古人一樣,移花入室,與花為伴。從花藝中感受當中國的傳統哲學與智慧。

 

中華花藝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香港故宮中式瓶花體驗花藝工作坊

嘩花池最近在香港故宮舉行了最大型的花藝工作坊,並且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果。我要感謝兩位助教和所有的工作人員,他們的協助使得這次活動得以順利進行。更要特別感謝香港故宮再次邀請我們舉辦中式花藝工作坊,這是一個推廣中華文化藝術的好機會。透過花卉的魅力,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並了解傳統中國插花藝文化及其歷史。

在這次工作坊中,我們專注於中國插花中最常用的花器——瓶花。瓶花以其獨特的形狀和精緻的工藝而聞名,並且瓶本身也象徵著平安的意義,非常適合用來插賀年花。從選擇花材到瓶花的構圖,每一個步驟都是對美感的追求和創意的發揮。這種創作過程能夠帶來滿足感,專注於每一朵花的細節和組合,是插中華花藝的基本要素。

我們期待著未來能夠舉辦更多這樣的活動,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中華花藝的魅力。